鱼樵——兴趣并非主观臆断,而是客观实践
90后作家鱼樵携新书《你必须很努力,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》走入高校,在学生交流会中,谈起学生感兴趣的就业择业问题,对于如何寻找兴趣,如何将兴趣变为专长作了解答。主持人:想问一下鱼樵,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多重要?
鱼樵:我身边的一些读者朋友告诉我说,他们毕业后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,真正工作时却叫苦连天大呼不爱,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勉强应对。毕业了才发现对专业不感兴趣,实在是浪费四年大学生活。
在我看来,大学四年时间里,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是最重要的事,这直接决定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是顺利还是难捱。
主持人:很多学生大学四年下来都找不到自己的兴趣,倍感迷茫,毕业后也不知道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请问怎么像你一样,发掘自己的兴趣?
很多学生读者问我,如何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,我都回答他们,要对自己大致喜欢的领域一一尝试,别等着兴趣哪天大发慈悲撞上门来。
但是有人告诉我说:“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。”所以他就长久地处于迷茫和自责状态,不知道做些什么来改变现在的一切。其实,他越萎靡不振就越没兴趣,他的不作为只能加重这样的恶性循环。兴趣不是灵光一闪,更不会投怀送抱,你不去改变自己懒散的姿态,就永远无法发现自己的兴趣。
要懂得广积粮的道理,排除掉自己绝对不喜欢或不会涉足的领域外,其他方向你都该去一一尝试。最初的尝试一定是从阅读理论知识开始,理论是你了解一个专业的基础。如果你只因为看见画家的唯美画作而感到喜欢,却不深研绘画的复杂技术和灵性技巧,当我扔给你一个画板让你坐下三天创作,你可能就会抱怨它的无聊和枯燥。
永远别等着兴趣来找你,你要先从最初的了解开始,慢慢深入进去。
主持人:你最早的兴趣是什么?和现在的喜欢写作一样吗?
鱼樵:我当初也曾对兴趣的追求过分盲目,所谓喜欢也只是我认为的喜欢而已。比如我想做记者,想当编辑,甚至还想跑去自己创业。
但是主观的想法总是具有一定欺骗性,因为即使你喜欢,也必须做了才知道,你是否可以忍耐这份过程枯燥无味的工作,是否能在持续的劳动中获取快感,是否一提起自己的工作你就兴致盎然。这个步骤,是分辨兴趣是否只是三分钟热度的必经之路。
主持人:那么怎样才能具体检验这个兴趣是你想一直坚持的,是你想发展成为事业的呢?
鱼樵:当我分辨不清时,我便主动去检验,用实践在混沌中趟出一条路来。所以我中学时开始写作后来被约稿子,大学时应聘到报社去做过兼职记者,也做过采编。可在这个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喜欢写作,却不喜欢新闻式的写作,于是我就排除了做记者的想法。
而后通过了解身边朋友的经历,我又觉得编辑虽好,却不适合我,因为我更渴望相对自由的生活。
至于创业,我大二时开办了一家工作室,拉了几个策划界有经验的人,帮人做文案策划,我的工作是拉生意,协助写作和策划。毕业半年后,我创业的想法始终没有停止过,可与人合作几次之后我发现,自己的天赋不在商业,在商圈儿混,以我的性格很容易吃亏,可以说,我不算精明能干的那种人。最终,我果断放弃了创业的念头。
我真正的兴趣,是在大学四年不断试错之后才发现和坚持的,敢于尝试,也走过很多弯路,但结果是,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,因为它是我真正喜欢去做的事。
页:
[1]